古人取名字避讳

jimingbao1730

避讳,又称忌讳、讳字,是一种汉字文化现象,指因避讳而对某些特定文字或词语进行回避、替换或更改。

避讳的起源和发展

避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史记·礼书》记载,商朝商王武丁执政时期,便有"诸侯以王父名命子,而字子以王父字"的习俗。这说明避讳现象在商朝已经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避讳逐渐发展成一种制度。诸侯王、卿大夫等上层人物的名字,都成为下属和晚辈不可直呼或直接书写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避讳制度进一步完善,秦始皇本名嬴政,"政"与"正"同音,为了避讳,下令将"正"改为"正"。

古人取名字避讳

汉朝沿袭秦制,避讳制度更加严格。汉武帝刘彻时期,为了避讳"彻"字,下令禁止使用"彻"字,将"彻"改为"通"。此后,历代君王都颁布避讳诏令,规定臣民不得使用与君王同音或同字的名字。

避讳的方式

古人避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接替换:将避讳的字直接替换成其他同音或同义的字。如汉武帝刘彻,"彻"与"通"同音,因此将"彻"改为"通"。
  2. 旁系回避:将避讳的字旁系的读音或字形加以改动。如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世"与"死"同音,因此将"世"改为"世"。
  3. 缺笔避讳:将避讳的字缺一笔或几笔。如南宋宋孝宗赵慎之,"慎"与"尘"同音,因此将"慎"的"尘"字底改为"申"。
  4. 避讳加偏旁:在避讳的字旁加上其他偏旁。如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玄"与"悬"同音,因此将"玄"改为"玄"。
  5. 改读避讳:将避讳的字改用其他读音。如唐朝唐玄宗李隆基,"隆"与"龙"同音,因此将"隆"读作"隆"。

避讳的影响

避讳制度对汉字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字体异体字:为了避讳,古人创造了大量的异体字。如"避"字,就有"避"、"避"、"避"、"避"等多种写法。
  • 人名地名避讳:为了避讳君王或先人的名字,古人给自己的孩子或后代起名时,往往会避开这些名字。如汉朝大臣董贤,因避汉元帝刘奭的"奭"字,改名为"贤"。
  • 文学创作避讳:为了避讳,古人创作文学作品时,也会避开相关的字词。如《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被改为避讳的版本。

避讳制度的消亡

避讳制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清朝末期逐渐消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姓名条例》,废除了避讳制度。从此,避讳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结语

避讳是汉字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它既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也对汉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避讳制度的消亡,古人避讳的现象也逐渐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