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起名避讳

jimingbao1980

古代起名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指为了尊崇或避忌帝王、长辈或其他尊长者的名讳,对相关字词加以回避或更改。

产生背景

避讳制度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在古代,帝王和长辈的地位崇高,他们的名字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为了表示尊重和避免冒犯,人们便开始在言语和书写中避讳他们的名讳。

避讳方式

避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同音字避讳:将与尊者名讳同音的字替换为其他同音字,如汉武帝刘彻的"彻"字,在避讳时改为"徹"。
  2. 异音字避讳:将与尊者名讳发音相近的字替换为其他异音字,如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曜"字,在避讳时改为"耀"。
  3. 缺笔避讳:将尊者名讳中的某些笔画省略,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在避讳时写成"彛"。
  4. 反书避讳:将尊者名讳中的某些字倒过来书写,如宋徽宗赵佶的"佶"字,在避讳时写成"吉"。
  5. 讳文避讳:使用谐音或近义词来代替尊者名讳,如清圣祖康熙帝玄烨的"玄"字,在避讳时写成"元"。

避讳范围

避讳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尊者名讳本身外,还包括:尊者的字、号、諡号、庙号等与尊者名讳同音或相近的字尊者居住或出生地地名尊者出生年月日

制度完善

避讳制度在东汉时期逐渐完备,到了唐朝达到鼎盛。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避讳,下令编纂《唐韵》,其中标注出避讳字,供人们查阅使用。唐代的避讳制度甚至细化到音韵学层面,要求人们在说话时也要避免使用与尊者名讳同音的字。

影响

避讳制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作品:避讳制度迫使作家在创作时有所顾忌,导致某些词汇和句子被替换或修改,对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历史文献:为了避讳,一些史书和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删改和错漏,影响了后人的史学研究。人际交往:避讳制度在人际交往中也产生了不便,人们在说话和书信中不得不费尽心思地回避尊者的名讳。

废除

避讳制度在近代逐渐废除。1912年清朝灭亡后,新政府宣布废除避讳制度。此后,避讳制度在中国社会中逐渐消失,只在一些民间习俗和文化传承中有所保留。

小结

避讳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对帝王和长辈的尊崇和畏忌心理。避讳制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言行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避讳制度逐渐废除,人们在言语和书写中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